考试可能是很多山东孩子无法回避的人生命题。
网络上经常流传这样的笑话:“在山东,有些人不是在参加编辑考试,就是在准备编辑考试。编辑考试成功,比考上985大学还让家长高兴。”
如果一个人年轻时没文化、无能,逃课、打网络游戏,但长大后,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当地的体制,全国各地的亲戚一定会称赞他,把他列为基准。毕竟,后来者成功的情况很少见。毕竟这样的“铁饭碗”是全家人的福气,堪比过年吃饺子。
半年后,山东青年辞掉工作,离开家乡寻找挑战。他说:“这样的工作不算太辛苦,是夸张的稳定,我的生活似乎也被定下来了,我一眼就能看出他已经60岁了。”那时,他已经20多岁了。
9年前,他孤身一人离开了家乡。九年后,他的声音是熟悉的,深深引起每一个关心足球的陌生人的共鸣。
这个年轻人就是本期《解说之声》的主角——余欣淼。
1. 痴迷于足球
“中国男足从此站起来了!”按照时任足协副主席颜世铎的命令,中国男足首次亮相世界杯。
2002年,中国足球热潮席卷全国,校园足球发展如火如荼。 9岁的余欣淼就是其中之一。这就是他与足球结缘的开始。
在淄博市的级别联赛中,他们穿着中国队的球衣。 90分钟后,他连续被身穿巴西球衣的队友射门4次。直到今天,启蒙运动的记忆依然清晰。 “没想到,世界杯上,中国队真的输了4场。”
那场比赛,于心淼哭了。比悲伤更严重的是,一场大败毁了足球运动员的梦想。 “我不会再踢球了。我已经没有踢足球的生命了。”他说他不玩了,但是他的身体很诚实。
于欣淼参加了班上的每场比赛。无论输了多少,足球都是他儿时最好的玩伴。购买体育杂志,储备足球周刊,课堂上翻看,课后聊天。有人爱上罗纳尔多·克洛泽,有人爱上纽卡斯尔,而他则怀念圣西罗的辉煌岁月。放学后,男孩们聚在一起在 PS2 上玩了 10 场现场游戏。
偶尔逃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叛逆。
一个40多人的班级里,铁杆粉丝不下15人。每每想起,那段无法挽回的金色记忆就会浮现于心淼的脑海中。
“那时候的足球气氛真好,我们每天下课后都会谈论足球,连尖子生都是十足的球迷。我们互相散发各种杂志报纸。其他班级周六放学回家,但我们班还是老样子,踢足球。”
不仅于欣淼对踢足球的兴趣越来越与他密不可分,而且日益增长的年龄和繁重的学业负担并没有阻止他。
以前,于妈妈并不相信凌晨3点看球是真的,但儿子后来打破了她的信念。卡卡闪电般的速度,梅罗的光芒四射,巴萨登顶欧洲之巅,小白一剑封喉,米兰重回巅峰。
六年来,足球已经成为中学青少年永恒的生活调味品。
此时,命运的导演也在为余欣淼的人生剧本做注脚。
高中分文科和理科,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文科或理科,但于欣淼选择了第三个方向。
“当时我正在经历一段变声期,我的声音天赋被艺考培训机构发现了。考虑到我喜欢足球,老师建议我以后可以成为一名足球解说员。”
起初,于欣淼充耳不闻,因为老师的推荐让他觉得高不可攀,做白日梦:“只要你将来有黄健翔一样的基本功,就一定能成为一名足球解说员。”
“事情没那么容易。”于心淼心里想着。 “这纯粹是无稽之谈。”
几经考虑,余欣淼听从了老师的建议,报考了播音主持。
神秘的未来似乎拨开云雾,露出阳光。人生目标的确定,让余欣淼重拾了学习的动力。然而,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一个足球解说员,而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世俗进球。
“我只是希望这条路能帮助我进入大学。”一年后,余欣淼的初衷达到了。五年后,我被拒之门外。
2.放弃准备
2015年,于欣淼22岁。毕业前夕,他参加了山东某站的主持人比赛并获奖,并顺利获得了成立。
“太神奇了,靠你的实力,竟然能找到这样的工作。”朋友、同学、乡亲们都羡慕不已。
在电视台,他被分配到新闻播音岗位。我每天7点55分坐在舞台前,面对镜头,按照剧本播出,然后下班。专业对口,薪资体面,离家近,轻松舒适。舞台上光鲜亮丽,台下待遇也很好。这样的工作谁不向往呢?
适应了半年,余欣淼就出现了不适。 “我向往的工作是一份可以有自己的表达和创作的工作。我不喜欢照本宣科的生活,每天都在重复。” 22岁的余欣淼坐在台上,环顾四周,看着自己40年后退休的景象。看起来像。
回想一年前的经历,我也从事过声音方面的工作,但过程充满坎坷,结果却是一种令人难忘的紧张和兴奋。
2014年2月25日,亚冠联赛小组赛,山东泰山队对阵武里南联队。本场比赛是余欣淼的解说首秀。从收到通知到出现在屏幕上,只用了半天的时间。
当时全国各地都流行方言翻译。除了普通话和粤语两大语言之外,山东话翻译也急需人才。山东泰山亚冠揭幕战急需懂足球、会说山东话、有主持能力的人。结合这三个条件,短时间内在上海很难找到。此时,距离晚上的开球还有不到12个小时。
平台着急,到处找人。
“要不要试试我师弟?”余欣淼是师兄推荐给负责人的。两人一拍即合。 21岁的余欣淼,一个从未有过解说经验的学生,突然被推到了聚光灯下。
解说首秀(余欣淼,左一)
跟随泰山多年,借助泰山的专业知识英超足球经理10,余欣淼成功接受了这份意外的礼物。 90分钟后,负责人再次给于心淼一个更大的舞台。
“你想尝试一下普通话解说吗?”
“没问题,我是学播音主持的。”余欣淼应道。
一周后,他坐进意甲解说席,成为AC米兰和乌迪内斯的解说员。以前,于欣淼只能在电视机前等待主队的比赛。现在他是米兰比赛的一部分。
出道时正值巅峰,余心淼算是从那个时代活下来的幸运儿之一。在行业秩序不明朗、版权格局碎片化、评论匮乏的时代,有人抓住了机会,也有人放走了机会。 “我记得我们之间有一场比赛,另一位解说员在中场休息时打瞌睡,提前离开了。下半场,他就开始说俏皮话。”
“开始讲解后,我经常会模仿和观察前辈。一位前辈在接受采访时说,喝覆盆子茶对喉咙有好处,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茶,所以我查了一下就买了。虽然味道不好,但是对保护喉咙有好处,我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习惯。”余欣淼说道。
2014年底英超足球经理10,麦高恩打进一记惊艳头球,成为山东泰山队冠军。余欣淼的解说点石成金,成为经典。
就在山东球迷期待家乡解说员崛起的时候,于欣淼测试成功,从解说箱里消失了半年。
当他终于醒来的时候,熟悉的声音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。
这期间,父母并没有过多干涉儿子的人生历程。 “他们非常开放,知道我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到这份工作的,所以他们给了我所有的决策权。”
2015年,余欣淼再次收拾好行李离家,走上站台,看着一列列向北漂流的列车。未来似乎一片光明。
3. 没有球可言
重回解说的于欣淼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快车道,从中超亚冠到意甲冠军联赛,从亚洲到欧罗巴。 2018年,他成为俄罗斯世界杯解说员。
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,他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,其中包括经纪公司。在对方的蓝图下,于欣淼体验到了当艺人的感觉,并且有了经纪人和经纪公司。
不过,这次签约却为他日后的成长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
乘着世界杯解说的风头,正当于欣淼准备在主流平台大展身手时,突然被主流联赛无限期隔离。新赛季,他已经没有球可说了。
问题出在身份上。
不少主流体育版权平台在选择赛事解说时都有优先考虑。一类是签约评论员,一类是劳工评论员。余欣淼是第三方评论员。
“这非常不舒服。我全年只谈论了几场葡超比赛。”余欣淼回忆道。
几个月前还在谈论世界杯的英雄们,几个月后只能沉默在角落里。余心淼把悲伤藏在心里,把希望留在行动中。
《中超脱口秀》中,他担任节目常驻服务员,为明星记者倒茶。在《六眼飞鱼》中,他重操旧业,成为一名新闻播音员,认真讲笑话。与此同时,于心淼趁机回到了工作室。只是这一次,他不是解说员,而是解说员的助手。
尽管他无法“说话”,但他从未离开足球,并且总是以新的方式了解自己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积累了一线记者的经验,领会了笑料的精髓,观察了优秀评论员的特殊技巧。这是我三年来在解说箱里学不到的东西。
“我在给苏东先生做助理的时候,我会观察他什么时候喝水,什么时候抬起头,什么时候低头,多久一次,为什么这样比较好。通过观察和思考,也许这些对我以后的成长非常有用。”
他做着看似与讲解无关的工作,用笔记记录下杂乱且各不相同的知识。未来或许无法预测,但于欣淼始终相信明天一定会发生,并且在心里不断地确认着。
“心态要好,要有阿Q精神,我又不是没有工作,没有饭吃,我可以慢慢等。”
2019年,于欣淼解禁复出,加盟爱奇艺体育。当重新坐回解说席时,于心淼放弃了每场比赛必备的十五页手写笔记,取而代之的是无纸化电子平板。
“我偷偷观察过很多业内前辈,他们手头没有太多记录,主要是基本信息。很多时候看到他们在直播间讲解,我特别留意他们低头阅读信息的频率实际情况是,他们很少低头,这要看他们脑子里想什么。比如解说英超,苏东他们基本上就不用低头。”
重生,就在此刻。
4. 梦想实现时刻
“张玉宁投篮进了,顶级中锋再次表现。”于心淼热情地喊道,声音一度沙哑。
11月14日深夜,张玉宁一击决定性改变命运,于心淼慷慨激昂的解说触动了亿万粉丝的心弦。
首次解说国足18强赛
这是31岁的于欣淼首次点评国足18强赛客场胜利。一个月前,还是他的解说。国足2-1击败印度尼西亚,取得18强赛首胜。
“这是第一次解说如此高水平的全国锦标赛比赛,兴奋和紧张并存,中国国家队比赛的关注点就在这里,我必须找到能让广大球迷满意的最大公约数。这是赛前考虑最多的。”
由于中印之战直接关系到国足能否晋级,因此举国上下都在关注这场战斗。比赛开始前三天,于心淼接到了解说比赛的任务。对于一个长期评论国际足坛的人来说英超足球经理10,这既是压力,也是荣誉。
“虽然比赛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,但一定要记住,看比赛的主要是球迷,而不是解说员。解说员是公众视野中的一员,但与演员、歌手不同,解说员首先是为比赛服务的,是好绿叶。如果有什么个人参与,妈的,让大家更多地记住你,这种情况可能会让球迷不那么喜欢,就照常准备这场比赛吧。”
90分钟后,“请把于欣淼留在解说席里”成为球迷的呐喊。初次登场,一战成名。对于“国家队首秀”,于欣淼感谢了平台、感谢了球迷,也感谢了自己。
2019年开始,于欣淼开始了他的“二次创业”。除了解说之外,他还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投射到短视频和直播中。正是这两个领域的内容创作,要求他紧跟热点话题、了解古今,这让他在绿色领域进一步深耕。
“如果不是短视频和直播的反馈,我可能做不到这么好。作为一名山东球迷,球迷经常问我有关中国足球的话题。为了跟上热门话题,我这种反馈正好弥补了中国足球直播总是在镜头前、及时回复的盲点,不给我低头寻找答案和阅读的机会。信息,所以我必须熟悉过去和现在足球,迫使我一直阅读新闻。”
台上三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和很多同龄人相比,他的天赋并不是最高的,记忆力也不是最好的。一周前准备的信息将在下周自动格式化。
“学习天赋真的是和我这个穷学生没法比的。比如我和(王)正坤一起做节目的时候,他的记忆力真是过目不忘,半年后还能记得。当他谈到再说一遍,没有的话我一点印象也没有。”
于欣淼能做的,就是把对足球的痴迷变成源源不断的生活。
“即使有一天不做解说员,我也会每天看足球比赛,看格陵兰八卦,玩足球经理。20年前我每天都和足球在一起,现在也一样。如果不让我从事足球,我还不如干别的,所以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工作的痛苦,但我仍然沉迷其中。”
2022年5月23日,29岁的余欣淼有机会与偶像黄健翔同台解说。 90分钟后,余欣淼等待着久违的终场哨声,那是米兰夺冠的声音。
11年前,一名高中男生激昂的呐喊穿过层层云层,翻越险峻的山河。十一年后,在即将到来的盛夏,意外的回声从中传来。
这种回声被世人称为梦想成真。